炒股杠杆怎么加 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,上甘岭依旧守得住?_我军_阵地战_美军

发布日期:2025-06-11 22:47:17 点击次数:90

炒股杠杆怎么加 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,上甘岭依旧守得住?_我军_阵地战_美军

范弗里特弹药量也叫"范弗里特消耗"炒股杠杆怎么加,这个名词诞生于朝鲜战争中,意思就是在进攻时,不讲代价压倒对方。

说白了就是财大气粗一方,利用火力优势,在短兵相接前,不顾一切用地面和空中火力打击敌方,采取地毯式轰炸、炮击,造成对方作战人员伤亡,自己却可以付出最小的生命代价取得胜利。

这个概念是美军将领范弗里特最先提出的,所以被命名为"范弗里特弹药量"。

这个概念虽然是范弗里特首创,但是又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。

对了,熟悉二战史的朋友马上会想起,在太平洋战争中,美军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取胜的。那就是面对非常能打的日军,美军欺负他们后勤保障不行,利用自己的火力优势碾压对方。不跟日军打战壕战、阵地战,而是发现日军之后,呼叫空中火力,不分青红皂白猛炸一气,直到地面没有生物为止,哪怕是一个日军,也要如此操作。

展开剩余85%

这种办法有效没有呢?事实证明是非常有效的。

太平洋战争美军取胜,一半靠美国大兵勇气,一半靠的就是美军的弹药优势。

那么在上甘岭战役中,范弗里特弹药量有没有发挥作用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
上甘岭战役中,美军一共调集了6万兵力,用上了300余门大炮,派出坦克170多辆,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,上甘岭高地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余枚炸弹,阵地山头都被削掉两米,想想都恐怖。

志愿军战士是钢铁意志,但他们是血肉之躯,想守住阵地不丢是不可能的。

事实上,上甘岭阵地曾经多次易手,也就是阵地被敌人多次占领,但又被多次被我军夺回。

确切地说,战役持续了43天,阵地在敌我双方易手59次,平均每天1.37次。

但是战役结果我军获胜,阵地牢牢地掌握在我军手里。

众所周知,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不如联合国军,但最后为什么敌军没有如愿,屡试不爽的"范弗里特弹药量"为什么失去作用,上甘岭还是被守住?其中原因非常复杂,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。

一、 我军士气高昂,敌军士气低落

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目的的保家卫国,官兵到了战场都会视死如归,浴血奋战,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概,产生了无穷能量。

我军的口号是"人在阵地在",为了守住阵地,战士们不怕流血牺牲,可以战斗到最后一个人。

在这场战役中,涌现出很多战斗英雄,正是他们的前仆后继,才使上甘岭最终被我军守住。

而联合国军就不同了,他们作战最怕的就是伤亡,当官的考虑的是伤亡大了向国内没法交差,士兵考虑的是保命。而且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离开祖国到半岛打仗,战争的目的是什么都没有弄清。所以他们不会像二战跟法西斯作战那样奋不顾身,士气低落就难以发挥最大优势,战斗力就大打折扣。

二、 上甘岭地形复杂,环境特殊

上甘岭面积只有3.7平方公里,而能够展开兵力的地方只有山头巴掌大的地方,可以部署的兵力有限,能够展开的进攻兵力也有限。确切地说,高地制高点只能展开一到两个连的兵力。

这样狭窄的地段,联军再多兵力不能全部投入,也就是说无法开展集团冲锋,兵力、火力优势都不能充分发挥。

只能一个连一个连压上去跟志愿军"单挑","打擂",无法群殴,复制太平洋战场的成功。

三、 志愿军战术运用成功

战斗中,我军针对作战特点,摸索出反斜面战术。即在高地背面挖出若干大小坑道和简易防炮洞,这些坑道多呈"F"形,纵横交错,相互连接,互为依托,相互支援。而且坑道顶部有厚度达35米的石灰岩,在联合国军的狂轰滥炸下确保安然无恙。

当敌军炮火轰击的时候,我军战士全部转移到坑道或者防空洞里,制高点只留几个观察哨。当敌人炮火延伸向远处,步兵开始进攻的时候,坑道里的战士再全体出动给敌人沉重打击。

在敌军炮火最猛烈的时候,只在表面阵地上同时投入三、四个人,每牺牲或受伤一个就从坑道里再补充一个,打得有条不紊。

这样一来,敌人狂轰滥炸效果就大打折扣,我军始终能够保持有生力量进行反击,挫败敌军进攻。

四、我军后勤保障给力

在上甘岭战役中,敌军就是仗着自己强大的后勤保障才有恃无恐,"范弗里特弹药量"的核心就是无限弹药量,要对付他们靠肉体显然不行,也要针锋相对,用钢铁回应。

在这次战役中,志愿军消耗战略物资1.1万吨。其中弹药5530吨,平均日消耗128吨,战役中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。这样惊人的消耗量,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是不可思议的。

我军在战役打响后,迅速建立起强有力的后方供应机构,动员了民工6万人,做到让前线战士没有后顾之忧。在战役中,一共向前线输送了1.6万吨的战略物资,足够三个月的消耗,食物和饮水尽量做到了及时补给。

五、 我军的决心让敌军畏惧

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,到11月25日结束,志愿军伤亡1.15万,美韩军伤亡1.5万。从伤亡人数看,双方都没有拼尽全力,都有打下去的实力。

首先这次战役,对美军来说不是生死之战,而是为了减少自己兵力损失的一种冒险。也就是说这个我军在这个高地的存在威胁到了美军,主动将我军赶出这个高地,能减轻对美军的威胁。

开始的时候,美军过于乐观,以为只要付出200人的伤亡,只要一周时间就能结束战斗。所以说,一开始美军就没有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。

战役打响后,惨烈程度超乎想象,美军前期付出5000人伤亡,超过预期伤亡的25倍,美军高层先怂了,将美军撤下,让韩国军队顶了上去。面对越来越多的伤亡,韩美都撑不住,最后选择了退却。

狭路相逢勇者胜炒股杠杆怎么加,韩美输在了意志上,我军赢在了不惜代价取胜的决心上。

发布于:北京市